基地简介
通知公告
基地动态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合作交流
管理制度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举行“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对外翻译与传播”讲座
日期:2017-04-12 浏览次数: 字号:[ ]

2017年4月11日下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在求是楼409举行了主题为“中国文学与哲学的对外翻译与传播”的讲座。讲座学者为德国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来自文学院、汉语学院、翻译学院、英语教育学院、俄语系、西欧语学院的师生以及基地文学方向的骨干教师参加了讲座活动。报告厅座无虚席。 

 

 首先,基地的刘燕教授介绍了顾彬作为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在理论研究、翻译实践和创作领域的丰厚成就,以顾彬教授自己的话说,就是“五十年来,我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中国文学”。讲座中顾彬先生结合自己的研究、翻译、创作经验和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了解,旁征博引,对比参照,阐述了翻译之实质、翻译之现状以及中国文学和哲学“走出去”面临的挑战等问题。顾彬认为,翻译理论与哲学密切相关,德国现当代哲学关注的理解与阐释问题,正是翻译的要义。任何翻译都只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答案和结果。译者是自由的,译文也是开放的。语言并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我们存在的房子,我们通过语言理解世界,我们掌握的语言越多,我们的世界越大。语言是“主语”,引领我们去往某一个神奇之地。翻译建立在理解和了解文本的基础上,正如施莱马赫尔、伽达默尔所提出的,它是一个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因此,翻译的过程性高于一切,它是一种再创造。不同语言之间难以有词汇一一对应,文字意义上的翻译不叫翻译,翻译的实质是两种文化和思想的对话,翻译的必要性正在于此。

     顾彬教授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开放的,阐释学(Hermeneutics)为我们理解各种潜在的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一个好的译者要对文本的内在意义有充分的理解,善于倾听作者与文本的内在声音,做好文本解读;一个好的译者要具备哲学思维,最好具有作家的写作经验,能够精通自己的母语。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在作家创作之时经常被作家本人不断修正,且在当代语境下又具有了新的意义。虽然中国经典文学和哲学在德国有着比较全面的译介,但是,现在看来,任何译文都只是一种暂时的理解。如果时间允许,他会对自己已有译本不断重译。基于此,在译介中国文学和文化时,要根据译出语境和译入语境进行阐释。顾彬教授认为在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译者对外国的受众、市场了解不够,外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理解不深,且中外译者的母语水平都有待提高;中国出版行业对国外读者的需求知之甚少,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文学和文化。因此,在此情况下,只有各方形成合力,相互协作,才能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效果。

    顾彬先生风趣幽默,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他的谈话也像在“做哲学”、“写散文”,悠然自得,个性鲜明。他并不告诉听众有关翻译的各种规则和具体方法,而是娓娓呈现他对翻译的充满灵性的体悟,从而引发听众有关翻译的语言与哲学问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深层次思考。师生们积极互动,踊跃提问。顾彬先生被二外师生的学术热情所感染,赞赏不已,耐心作答。

   最后,张喜华教授做了总结,这次顾彬教授的讲座让师生们进一步理解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为翻译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对译者和作者、译文和原文的辩证关系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基地后续的系列学术活动中,将就“国外需要哪一种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等问题,继续与中外学者进行探讨。

学术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